用磚塊堆疊而上的《名偵探柯南》,或許只有
\n
不知不覺,《名偵探柯南》的漫畫已經連載到1111話了。
\n
這部于1994年開始連載的作品,目前已經走過了近30年的歷程。
\n
\n
\n \n
\n
小學館對此推出了三大企劃。
\n
除了在首都圈車站貼上紀念海報、隨雜志贈送的特別紀念貼紙外,還在出版社大樓展示承載著經典場面的“磚頭藝術”。
\n
所謂磚頭藝術,是將過去故事中許多名場面,在磚頭上重現,并打造出一張紀念主視覺圖,讓讀者體驗到故事不斷堆疊而上的份量感。
\n
\n
\n \n
\n
\n
\n \n
\n
滿墻的磚頭給人非常直觀且震撼的印象。
\n
近30年的連載,刻畫的人物之多,劇情之廣,著實屬于漫畫界的一大傳奇。
\n
青山剛昌原本并不打算將故事講得這么久。
\n
當年《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大火,熱衷推理小說的青山剛昌也打算推出一部關于偵探的漫畫。
\n
為了與珠玉在前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區別,他將風格定調得更加戲劇化和娛樂性,同時想出了一個“偵探隱藏在青梅竹馬家中”的好點子。
\n
早期的工藤新一,多多少少有著對門阿一的風采。
\n
他對女同學的仰慕沾沾自喜,炫耀女孩寫給他的信。被小蘭攻擊時,不僅靈巧地躲開,還伺機偷看了裙底,無怪乎小蘭都吐槽他怎么色迷迷的。
\n
\n
\n \n
\n
\n
\n \n
\n
不過隨著連載時間變長,作品的總體風格從本格推理逐漸轉變到紅黑對抗的冒險故事。雖然推理的味道變淡了,但緊張刺激的畫面和劇情卻與日增多。
\n
說實話,如果《名偵探柯南》在某個時期選擇完結,一定能夠成為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
\n
但是,人氣作品的完結與否,很大程度不取決于作者。如果不是井上雄彥、富堅義博這樣的強硬分子,“保持連載”的魔咒將不斷地壓在漫畫家的頭上。
\n
《名偵探柯南》連載至今,是青山剛昌的意思,還是其他方面的壓力不得而已,或許二者兼有。
\n
無論如何,它能夠一直保持著高漲的熱度,著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n
\n
\n \n
\n
日本長壽的漫畫,除了《名偵探柯南》還有很多。
\n
秋本治的《烏龍派出所》從1976年一直連載到2016年,創下連載回數最高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n
無獨有偶,齋藤隆夫創作的《骷髏13》從1968年開始連載,至今仍未完結。就算作者已經去世,工作室依然將作品延續下去,不出意外將會超越《烏龍派出所》的連載回數。
\n
漫畫界一直有種被稱為“海螺小姐模式”的作品,主要指的是人物年齡不會隨著劇情而改變的劇情模式,其名字源自日本國民動畫《海螺小姐》。
\n
這些作品都有一種特性,篇幅很長,幾乎很難看到主線劇情,多以單元劇的形式出現,即使上下有所聯系也比較松散,主要是服務于該篇的故事。
\n
我們熟悉的《哆啦A夢》《蠟筆小新》和《櫻桃小丸子》都是這種類型。
\n
\n
\n \n
\n
《名偵探柯南》的表現形式也是由一個個案件構成的單元劇,但它的主線卻并不模糊。對抗“黑衣組織”的脈絡一直向外延伸。
\n
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如果成為超長連載的作品,勢必要不停地延伸主線,當不發展時,就不得不用各種與主線劇情無關的案件填充。
\n
這樣做就出現了兩個比較大的問題。
\n
一個是讓人感覺劇情越來越水,看不到重點;二是由于參考了大量的優秀推理故事,當靈感枯竭之時,案件的質量就大幅下降。
\n
所以,如今的《名偵探柯南》如果不推進主線發展,就很容易出現非常無聊的案件,與本格推理的初衷相去甚遠。
\n
\n
\n \n
\n
\n
\n \n
\n
實際上,舊版《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正是憑借高質量的案件得到讀者的青睞。
\n
但在“香港少年行”案件后,《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似乎陷入了那個“追捕高遠”的主線,為了不完結故事,只能讓高遠制造出一個又一個案件,并一次又一次地逃脫,讓人有一種怎么都抓不到他的疲憊感,評價自然降低了不少。
\n
就算到了描述中年阿一的《金田37歲事件簿》中,高遠的陰影依舊籠罩在故事之上,如果還想繼續長時間的連載且沒有合理的劇情支撐,讀者一定又會陷入審美疲勞。
\n
我認為,完結“黑衣組織”線去開辟新的故事線是一個不明智的做法,因為會影響到“變成小孩的名偵探”的原始設定。
\n
真正能夠解決《名偵探柯南》如今困境的辦法,只有早日完結劇情。同時以故事外傳或個人外傳的形式,繼續延展故事的生命力。
\n
\n
\n \n
\n
雖然有點兒殘酷,但或許能夠保證故事活力的做法。
\n
畢竟很少人能夠喜歡一個需要講述近30年的故事。
\n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