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怎么做?白城日報社新媒體部副主任為你來支招
為打造高素質的信息報送員隊伍,切實提高信息報送員能力水平,提高信息報送質量,及時、準確反映學校發展成就,擴大學校影響,7月2日下午,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在行政樓109會議室聯合舉辦了信息報送員新媒體應用培訓。
培訓邀請到白城日報社新媒體部副主任李家慧,她結合切身經歷和在白城日報社新媒體部的工作感受,以《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與常見問題的解決》為題,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方式、編輯技巧、常見問題的解決,以及如何擬標題、如何將時政新聞標題轉換為新媒體語言、如何通過粉絲互動來提升公眾號的活躍度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講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專家怎么說!
微信公眾號現狀
微信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再是聊天工具。全國微信公眾平臺賬號共約4000萬個,數量龐大。
媒體、政務類賬號總量并不多,但粉絲數量巨大,擁有很高的話語權重,是微信輿論場的中流砥柱。
微信公眾賬號已實現100%實名注冊,其中26-35歲年齡段群體居多。
微信公眾號特點
新媒體平臺的特性“快”、“新”、“準”。新媒體是展現公眾號主體、運營人員個性的地方。在運營過程中,要形成自己的推送風格,把個性的東西釋放出來,引起用戶粉絲的共鳴,引導大家積極參與。但不是什么內容都可以隨便推送,如低俗、暴力等方面內容對公號品牌有損傷。不是所有的熱點都要跟。要考慮自家公眾號的定位,要堅持正面引導、正能量傳播。
標題的作用
微信的標題和封面圖,是僅有的兩個吸引人打開的元素。標題要醒目,封面圖片像素要高,要有震撼,文字要居中。
好的標題是二次傳播的重要因素。標題好,有助于提高轉載率。
包裝加工時政類稿件,最好的方式是改標題。杜絕標題黨!杜絕博眼球形式的標題。如:出大事兒了!打開是促銷。不看會后悔一輩子,打開是養生……
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口語化的標題更有點擊的欲望。
設置懸念,反問句!效果不一樣。如原標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改成:198名省部級干部研討四天,釋放了哪些信號?再比如,原標題: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改成:定調,2020年全市宣傳思想工作這樣干!改后更能吸引眼球,更能引起讀者共鳴,讀者的關注度會更高。
利用好留言功能
添加“留言互動”功能,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增強粘和度,讓域外人員認識和了解不一樣白城醫高專;人們更愿意和人格化的形象去互動,而不是冷冰冰的機構;官媒放下姿態,有反差萌的感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年365天,天天互動,只要有人留言就負責的認真回復。
內容的編輯
內容創作是重點,內容以簡潔不啰嗦為好,不易過長,保持手機拉下2-3屏即可,這是一個受眾缺乏耐心閱讀的時代,內容太長沒效果。語言要真切平實。不要用過多華麗的辭藻,不要大段大段的抒情議論,注意不要用難懂生僻的詞匯,切記用戶是在瀏覽信息,而不是追求文學性。
一段表達一個意思。如果內容實在過長,那么建議整篇推文多用小標題間隔開,將文本分成幾塊,便于受眾搜索。
重要信息優先選擇。將整篇文章最重要的新聞元素先放在前面。醒目!比如:白城醫高專在2019年吉林省微課比賽中喜獲佳績!文章一打開用大字祝賀!
讓稿子處處充滿人情味,接地氣很重要,不講官話、套話,不講粉絲看不懂的話。
保持原創,堅持原創。可以改編,可以發表評論推送,但不要照搬,現在網絡信息雷同的太多。新媒體文章是給互聯網用戶看的,當然要貼合互聯網的趨勢。所以很多題材可以到網上去找。
必要時進行后續追蹤報道。后續報道就是新聞后的新聞,新媒體更新率非常快,后續報道速度一定要快!
特色欄目的選擇
要找到自己的創造風格,培養屬于自己的讀者。重大節點把握好,打造爆款。如:24節氣、各種紀念日,一定要提前構思謀劃好創作內容。
原創校園微視頻要利用好,最好放在文字最前面以吸引讀者點擊!
如何擴大影響力
包裝、調侃同事,雖名為調侃,實為夸贊,能在單位內部引發刷屏。朋友圈相對封閉的公號可以先選擇這個方法,在內部產生影響力,慢慢擴散,有時作用大于十萬加。
輔助工具的運用
常用的微信編輯器有96微信編輯器、秀米微信編輯器、小螞蟻微信編輯器,以上幾種比較常用。建議辦理包年付費VIP,有助于編輯排版的靈活運用。特別是特殊的文本處理,VIP權限編輯出來的內容會更新穎。
要形成自己的微信制作編輯風格,要固定字符間距、字體大小。編輯器文本框要簡約大方,切記不可花花綠綠。圖片框的使用要適宜,輕松類的內容可用圖片框,嚴肅類的稿件,如會議、涉及領導活動等不建議使用圖片框。編輯過程要注意每句回行的位置,切不可把一個完整的詞匯分家。
多方參與
校園微信公眾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捕捉他們的興趣點,創辦拍攝活動、隨手拍活動等等,贊美校園生活、校園文化、贊美老師,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線上線下要結合 ,要時刻考慮粉絲為什么要關注我?
提升自己
什么樣的人員適合做新媒體?怎樣向公號投稿?第一,做新媒體的人,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第二,做新媒體,一定要堅持零差錯。不要覺得沒人細看,就忽略語法、標點等基本錯誤。編輯、審核工作還是應該從嚴而論、不可或缺!關注公號第一時間查看聯系方式,多數官方公號的聯系方式都在低欄菜單公開發布,及時建立與編輯的聯系。不管你是微信公號的創作者還是一個投稿者,其實就是堅持一個字——“動”,“動腳、動眼、動腦、動筆”。
通過此次培訓,使參加培訓人員對新媒體的傳播速度之快、受眾面之廣、認可度之高有了全新的認識,對利用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開闊了我們宣傳工作的思路和視野,使全體參訓人員受益匪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各院系黨總支副書記、各部門信息報送員共計50余人參加了培訓。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