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認識一下 iPad 的文件管理了
最底下是當前位置的文件和文件夾的總個數(shù),還有 iPad 本地磁盤的剩余空間。
如果我們在顯示文件的位置往下拉一點,就能看到一條工具選項。點最左邊圖標可以在當前位置新建一個文件夾。中間可以把當前位置文件按照名稱、日期、大小、種類和標簽排序。比如點擊「大小」就會發(fā)現(xiàn)文件從大到小重新排列了,再點一下「大小」,就會反過來從小到大排序。排序在需要按照一定規(guī)則找文件時可能會很有幫助。
最右邊是文件的三種顯示方式。分別是圖標、列表和分欄。用過 訪達的朋友一定很熟悉。不同的顯示方式適合不同的使用場景,比如「圖標」適合預(yù)覽一些圖片,「列表」適合快速顯示很多文件,配合排序來找文件會很方便。「分欄」適合直觀的感受現(xiàn)在文件所在整個文件管理的位置。
對了,最右上角還有個「選擇」按鈕。點擊后可以選擇多個文件。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快速選擇多個文件,就是在想選擇的文件上用兩個手指點擊并且拖動。
如果你選擇多張圖片,還可以直接生成一個包含這些圖片的 PDF 文件。
還有一個比較有用的操作就是長按文件或文件夾顯示操作菜單。可以復(fù)制、刪除、重命名、顯示簡介、壓縮等等。
選擇文件后點擊「簡介」,就能看到這個文件的更多信息,比如文件的類型、大小、創(chuàng)建時間、PDF 的頁數(shù)、圖片的尺寸分辨率,甚至是照片的拍攝相機型號、鏡頭型號、拍攝參數(shù)等等。
了解完「文件」App,再來分享幾個我的使用經(jīng)驗。
拷貝外置磁盤文件
我們可以把移動硬盤、U 盤或 SD 卡連到 iPad 上,然后打開「文件」App,在左邊的「位置」下面就能看到你連接的設(shè)備。點擊就可以顯示里面的所有文件。然后我們就可以管理和拷貝這些文件了。
需要注意的是,iPad 能夠識別 、 和蘋果的 APFS、HFS+ 等文件系統(tǒng)格式。但是 的 NTFS 磁盤格式在 iPad 上是識別不出來的。
如果你有轉(zhuǎn)接器或者擴展塢,也可以讓 iPad 同時連接兩個外置存儲,比如一個 SD 卡和一個移動硬盤。這樣你就可以把 SD卡里的照片視頻直接拷貝到移動硬盤里。
在拷貝文件比較多時,我喜歡同時打開兩個文件窗口。比如左邊是 iPad 本地目錄,右邊是移動硬盤的目錄。選中右邊的文件后,直接拖拽到左邊的位置就完成了拷貝。
壓縮和解壓縮
在「文件」App 里,你可以把任何格式的文件或文件夾,壓縮成 zip 格式包,然后發(fā)給別人。也可以直接點開保存的 zip 包、tar 包來解壓。如果想不解壓查看 zip 包里的內(nèi)容,也可以選擇「快速查看」,然后「預(yù)覽內(nèi)容」。
有些其他格式的壓縮包,比如 rar、7z,「文件」App 是無法解壓的。但是也可以使用 iPad 上的其他工具來解壓,比如 、ES文件瀏覽器。
鍵盤和快捷鍵
如果你給你的 iPad 連了鍵盤的話,使用快捷鍵操作來管理文件也很方便。而且快捷鍵操作跟 非常相似。比如用方向鍵切換選擇文件。用回車鍵給文件重命名。用 ?-C、?-V 來復(fù)制粘貼文件,?-撤銷鍵刪除選擇的文件。還有 上非常好用的「一指禪」快速查看,也可以在 iPad 上使用。選擇文件然后按空格鍵就可以快速打開,左右方向鍵可以切換預(yù)覽的文件。
可以使用長按選項或用快捷鍵 ?-I 來查看文件的簡介信息,比如文件的類型、大小、創(chuàng)建時間、PDF 的頁數(shù)、圖片的尺寸分辨率,甚至是照片的拍攝相機型號、鏡頭型號、拍攝參數(shù)等等。
長按鍵盤上的 ? 鍵,就可以顯示所有支持的快捷鍵。
再說一點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xí)慣了默認使用 iPad 的「文件」來統(tǒng)一管理文件。比如從 Mac 隔空投送的壓縮包、PDF、字體等文件,都會先通過「文件」App 來保存。 下載文件也會默認保存到「下載項」文件夾里。從 SD 卡導(dǎo)入照片視頻,也會先通過「文件」來導(dǎo)入。或者把文件里的圖片直接拖拽到寫作工具里。
當然,現(xiàn)在 iPad 的文件管理還沒辦法做到 Mac 那樣。比如文件在 App 之間的割裂、拷貝文件沒有進度顯示,還有外置存儲居然沒有彈出選項。
但是,USB-C 接口和「文件」App 畢竟提供了一種可能性。iPad 也在變得越來越開放、越來越不止與愛奇藝。
我也期待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 在文件管理上,會有更完善和強大的能力。畢竟,曾經(jīng)的 iPad 連 U盤都讀不了。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nèi)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wǎng)絡(luò)資源。如若本站內(nèi)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