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80年代末的大學生?,F在也已經五十多了,按說,這個年齡,很少有人再學習新的東西了。

但是我有一顆年輕的心,所以,還想做很多事情。

我原來是學歷史專業的,后來又進修了漢語言文學。

快退休了,想做一下自己喜歡做的事兒。想寫100位中華女性傳奇故事。

寫文案嗯,當然沒有問題。

但是最主要的是,做視頻。

對此,我是一竅不通,因此很想用一個偷懶的辦法。

那就是,我寫好文啊,自己拍好視頻,做好文案,把它交給別人去制作。

我的一個小輩,他精通電腦。

他在外地,視頻拍的太長,29分鐘的大視頻,怎么也發不過去。

后來又找人,用壓縮軟件,將視頻發了過去。

可是,他說,他現在沒有電腦,做這么大的視頻,用手機做不了。

視頻做不成了。

一直以來,我就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雖然做視頻很難做剪輯很難,但是好在,西瓜視頻有專門教學做視頻的,還有很多的自媒體人也發了很多教學的視頻。

于是,我有事兒沒事兒就打開制作視頻的課程,看一遍不行,看兩遍,看兩遍不行,看三遍,然后做筆記。

于是開始制作視頻。

第一,將拍攝的視頻點濾鏡,然后拉滿,將聲音也拉到最高。

第二,剪輯多余的視頻。

很多自己在錄制的時候說的一些廢話,多余的視頻必須減掉。結果不知道怎么剪,一剪,把全部的視頻都剪掉了。

我就又摸索,原來是要先點剪輯,然后要分割,點擊選中的畫面,才可以把這個減掉。

第三,做畫中畫。要對原視頻進行覆蓋。西瓜視頻的圖片不一致。點擊,雙指按著擴展,蓋滿屏幕就可以了。

第四,畫中畫有聲音怎么辦?點畫面,將音量拉到零,就消除了畫面聲音。

第五,是配的音樂。可以根據需要搜索這個音樂,不過,有的音樂長,有的又短,搞了好久,不知道怎么刪除多余的,

摸索呀,摸索,原來,需要把這個音頻點擊了以后,再點分割,這樣才可以切除多余。

第六,最難的就是下載視頻。我做的第一個視頻,是呂雉。

現有的關于呂雉的視頻很少,有一個《呂后傳奇》是1998年版的,很多的視頻網站都沒有。

在百度里找到資源,卻下載不了,詢問幾個人,才知道需要通過QQ瀏覽器,點擊全屏,關掉彈幕。下載,轉換格式轉換成mp4。然后發送到本地電腦再點擊,保存到手機后,就可以加入剪映。

第七,實在下載不了的,可以錄屏。

按住屏幕,從上往下,下滑,把錄制屏幕拉伸到最上面。

找出視頻,播放,按住錄制屏幕,想錄多少就錄多少。

第八,識別字幕。由于普通話不標準。有很多識別的是錯別字。

點擊文字,可以進行修改字幕?,F在的,還可以批量編輯了,更省事。

經過十多天的不懈的努力,我的第一個視頻,呂雉,終于完成了。

視頻雖然做好了,我卻不敢發。

看了一遍又一遍,猶猶豫豫的不敢發出去,一會兒嫌自己的長相不好看,一會兒嫌聲音不好聽,一會兒嫌普通話不標準。

一天晚上,和同伴一起散步的時候,我說了自己的顧慮,她只看了幾分鐘就說發吧,有什么不敢發的。

聲音不好聽,聲音沙啞,那是特色呢。

長得不好看,你是靠才華吃飯,又不是靠顏值吃飯。

普通話不標準,有的人還專門用方言播放呢。這也是亮點。

得,所有的缺點都讓你說成特色了。

我一沖動,按下發布按鈕,就發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