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入門之工具箱里的命令與使用
大家好要創作新的圖像或是處理已有的圖像,都離不開各種工具的使用,比如移動工具,選區工具,畫筆工具,文字工具等。這些工具都
集成在界面左側的工具箱里面。
在Ps版本里,工具欄展示如圖:
點擊最上面的箭頭后會以兩列的方式顯示,如下:
使用哪種排列由你的習慣決定,本教程講解時以單列顯示,目的是為了顯示更多的工作區域。
下面我們將由上往下講解一下工具箱里的工具作用操作方法。
移動工具:
移動工具是最基礎,最簡單,也是最經常要用到的工具。
移動工具的作用就是用來選擇當前圖片元素并移動。其移動對象是當前選中的圖層內容,如果該圖層與其他圖層為鏈接關系,則鏈接圖層也一起移動。
選區工具:
選區工具可以通過長點工具圖標展開顯示更多不同選區形狀。
注:圖標右下角有個黑色三角的都可以展開顯示更多工具集。
選區工具的作用是和來創建選區。其操作目標是當前圖層。通過矩形或橢圓等工具在工作圖層上創建出一個選區,然后就可以對其進一步操作,比如刪除該選區內的內容或者復制該選區內容等。
選區是處理各種任務最為常用到的操作,許多復雜的處理步驟,最終都是為了或得一個理想的選區,從而精確處理目標。
套索工具:
套索工具的作用也是為了獲得選區。與選區工具不同的是ps怎么旋轉畫布,它創建出的選區形狀不是規則的幾何形,而是操作者自己根據需要通過鼠標創建比較自由的選區形狀。其中有一人磁性套索工具比較特殊,它要以根據圖像上的圖形元素邊緣來自己判定選擇區域。
套索工具是對選區工具的加強,常用于快速創建一些復雜而對精度要求又不高選區任務。
魔棒工具:
魔棒工具的作用同樣是為了獲得選區。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分析當前圖層內容所點擊位置的顏色值來選取出一定的范圍區域。
使用魔棒工具可以對顏色變化不大的圖樣進行快速創建選區ps怎么旋轉畫布,但魔棒工具創建的選區在邊緣上處理的比較粗糙,對于需要精細選區的任務里不推薦。
裁切工具:
裁切工具包括了裁剪工具與切片工具。
裁剪工具的作用是直接在圖像文件上剪切出符合需要的區域。例如當我們有一張人物圖像,我們只需要其頭像部分,那么就可以使用裁切工具把頭像部分框選出,然后確定操作就裁剪好了,裁剪范圍之外的部分都將被直接刪除。
切片工具的作用主要是在于把圖像轉化成網頁時用到,經常用于網頁的設計,當設計好后就可以使用切片工具來切出各個網頁元素以符合網頁創建需要。對于目的不是制作網頁效果圖的可以暫時不需要了解這個工具。
吸管工具:
吸管工具里包含的工具比較多,但我們暫時只要知道吸管工具這一項。其他都為輔助工具,我們將在后面的章節單獨講解。
吸管工具的作用也很簡單,就是直接吸取圖像文件上的顏色值作為當前色。
這里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前景色與背景色的概念:
在工具箱底部有一個這樣的圖標,上面的白色表示當前色為白色,下面的黑色表示背景色為黑色。
那么什么是當前色呢?簡單來說,當前色就是你在處理圖像所用繪圖填充工具的當前顏色。例如當你的當前色為白色時,你用畫筆畫出或油漆桶工具填充出來的顏色就是白色。
而背景色又有什么用呢?其主要作用表現在對背景圖層的擦除上。背景圖層雖然不能做移動等操作,但卻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擦除,而擦除掉的部分顯示出來的就是背景色。
當然,背景色使用的情況比較少,我們多是對前景色進行選擇。
分析這個工具,我們還發現在左上角有個小的黑白矩形,點擊這個小圖標的話可以讓前景色與背景色默認成黑與白,而右上角的雙向箭頭作用則是轉換前景色與背景色。
有了前景色的概念,我們再來看吸管工具的作用。當你使用吸管工具點選工作區里顏色時,前景色就自動變成你選的顏色值。
在使用吸管工具的過程中你可以發現,這個工具目標是當前可見的顏色,不是以當前圖層作為對象,而是能在工作區里展現出來的顏色都可以吸取,例如工作區的背景部分都可以作為吸取目標。
污點修復畫筆工具:
這個工具故名思義就是修復用的,主要是用于處理一些有瑕疵的照片。比如一些老舊的照片上會有雜點,使得這個工具只要在雜點上點一下,系統就會根據照片周邊的顏色來自動修復雜點。
其他幾個工具作用類似,只是操作有點不同,適用于不同修復情形。
比如修復畫筆一般用于修復劃痕,通過涂抹來完成;修補工具通過圈選一塊正常顏色去修復有缺陷的地方;紅眼工具主要是修復照相時會產生的紅眼問題。
畫筆工具:
畫筆工具也是一個經常使用到的工具ps怎么旋轉畫布,作用就是相當于一支彩色筆,其顏色由前景色控制,同時還有雙數控制筆刷(筆頭)大小,筆刷形狀,筆刷邊緣柔化度等。
鉛筆工具類似筆畫工具,只是繪制出的線條比較硬朗;顏色替換工具使用比較簡單,主要作用就是替換圖像中的特定顏色。
仿制圖章工具:
仿制圖章工具是一個比較有用的工具,其作用就是通過按住Alt點選取當前圖層里的一個起始樣點,然后放開Alt鍵,在需要使用樣點來填充的地上開始涂抹。具體操作當在實訓中體會。
圖案圖章工具則是使用待定的圖案來做為樣點。
歷史記錄畫筆工具:
歷史記錄畫筆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工具,要理解這個工具首先要先知道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歷史記錄。
歷史記錄其實就是記錄下你在里的每一步操作過程,以便你操作錯誤或不滿意時可以返回之前的操作。具體可以記錄下多少次操作步驟可以在軟件的系統預置里設置,默認是20步(為什么不多記錄幾步呢?因為記錄的步驟數越多,越消耗電腦資源)。
知道了歷史記錄的功能后,我們再來學習這個歷史記錄畫筆工具就更容易了。在歷史記錄面板里的每一步記錄前面都有一個歷史記錄畫筆的按鈕,當把這個按鈕激活后,再用歷史記錄筆畫涂抹工作區就可以還原到該步驟的效果了!
歷史記錄藝術畫筆工具的作用也是如此,只是增加了一些藝術效果,可以在實訓中進一步理解。
橡皮擦工具:
橡皮擦工具的作用就清除圖層里內容。這里要注意一點:當對背景圖層做擦除操作時會以背景色填充!
而背景橡皮擦工具會以背景色來填充擦掉的內容,當對背景圖層使用該工具時則是直接清除內容!
魔術橡皮擦工具一點類似魔術棒工具與橡皮擦工具的結合,可以在實訓中練習理解。
油漆桶工具:
油漆桶主要用于填充背景色到一個選區范圍內,如果沒有指定選區則填充整個空白圖層,如果圖層有內容,則會對填充點附近相似的顏色區域進行填充。
漸變工具也是填充作用,在操作與效果上有些不同。可以在實訓中學習與理解。
涂抹工具:
涂抹工具里還有模糊工具、銳化工具。這三個工具的效果都是讓圖像產生一些特殊效果,操作比較簡單,可以在實訓中學習體會。
減淡加深工具:
這三個工具是通過對圖像顏色飽和度增減來實現一些效果,減淡是降低圖像飽和度,加深反之。海綿工具與減淡加深工具類似,不同的是減淡加深工具對黑白色也起作用,而海綿工具只對黑白色之外的顏色起作用。
鋼筆工具:
鋼筆工具與前面的畫筆工具不同,畫筆工具是直接在圖像上產生顏色內容,而鋼筆工具是用來創建路徑。這里需要了解一下路徑的概念。
路徑是用來產生矢量圖形,而矢量圖形與常見的照片不同。我們普通的照片在放大的時候會變模糊,而矢量圖形則不會。普通照片也稱為位圖,其上的每個點都已經固定了大小,因此放大就產生鋸齒變模糊;矢量圖里的點線面都是由幾何公式來產生,放大縮小只是改變參數大小就可以,所以不會出現鋸齒,模糊的情況。
主要是用來處理位圖,但經常會借用到矢量圖的概念來輔助處理。比如我們使用鋼筆工具創建的路徑,我們可以將路徑做描邊或填充處理來獲得位圖。為什么要通過路徑轉化位圖呢?那是因為路徑的操作相當靈活,可以創建復雜的區域效果,因此我們又經常會把路徑轉化為選區,從而得到完美的選區。通過鋼筆繪制路徑,然后轉選區是一種比較完美的選區創建方法,其選區邊緣光滑,精細,常用于各種摳圖操作中。
鋼筆工具里的工具集都是對用于完善路徑的創建。
文字工具:
文字工具的作用自然是用來輸入文字,我們在創建或處理圖像時,難免要顯示一些文字信息,這時候就要用到文字工具了。
文字工具分橫排與直排,選擇對應的工具后在要輸入的起始位置點擊一下就可以輸入文字了,可以通過參數面板改變字體,大小,顏色等。
另外我們還發現有橫排與直排的文字蒙版工具。蒙版的作用也是創建出選區,我們在后面章節會講到。這里大概知道此工具的作用就是創建文字的字形選區。
文字其實也是屬于矢量圖形,但卻又是一處特殊的存在,當你保存成位圖時,它可以直接輸出顯示,而路徑卻不行。
路徑選擇工具:
這個工具就是對路徑進行全選與部分選擇操作。
矩形工具:
如同選區工具,只不過它創建出來的是路徑,可以更加的靈活操作,最后一般都是用于描邊,填充,轉化選區等操作。
抓手工具:
此工具主要用于當圖片放大到不能完全在工作區顯示時,可以使用抓手工具來移動圖形觀察。
旋轉視圖工具可以轉動畫布以不同角度來觀察圖形。
縮放工具:
這個就比較簡單了,放大/縮小圖像用的,方便操作與觀察作品!
快速蒙版:
這個是給圖像添加快速蒙版的按鈕,通過使用快速蒙版可以方便編輯選區。
至此,工具箱里的工具都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隨著Ps版本的不斷更新,新功能會不斷增加中)。
關注我,每天努力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